Quantcast
Channel: 左翼21 »佔領中環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6

研討會 — 超越選舉民主:論民主抗爭與反資本左翼

$
0
0

研討會超越選舉民主:論民主抗爭與反資本左翼

Seminar – Beyond Electoral Democracy: On Democratic Struggle and the Anti-Capitalist Left

講者:Dr. Saroj Giri (University of Delhi)

5th October 2013 序言書室

編:Shuu, Him

香港正處於一個關鍵的時刻,爭取普選的運動日趨熾熱,佔領中環有如箭在弦。在種種社會、經濟、政治議題的衝擊底下,香港人對選舉民主產生了很大的願景。然而香港的反資本力量一直在這股浪潮中處於被動,並未能向香港社會提出一套獨特的民主論述。竟香港的「左翼」可以如何打破這個困局?Saroj Giri(下稱Saroj),一位來自印度的學者/社運分子,認為印度的民主經驗向我們提供了重要啟示。

為何要爭取普選?

Saroj首先帶出一個基本的問題:究竟我們爭取普選是為了達成甚麼呢?他指出除了民主選舉外,香港人的普遍生活水平、市場經濟發展、個人自由以至法制與那些有成熟自由民主制度(Liberal Democracy)的國家其實分別不大。相反的,印度從脫離殖民統治開始就有了全面的民主政制包括普選權利,但是普選有未能解決印度人民所面對的貧窮、阻止腐敗的發生。要知道印度人民所面對的問題和中國人民、香港人民以至於那些成熟民主國家的人民所面對的問題從本質上都是一致的,歸根究底都與資本的運作、資本主義底下的異化和剝奪相關。既然在自由主義框架內的自由民主政制未能協助我們擺脫資本的掌控,那麼爭取民主普選是幹嘛的呢?究竟社會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應該要如何思考民主,Saroj認為首先要弄清楚自由民主政制的本質。

自由民主制度與資本主義

自由民主制度有兩個重要的原則︰第一,所有公民有權利選出民意代表作為公職人員;第二,法律保障所有人的自由與權利。Saroj說根據馬克思的理論,資本主義的邏輯其實和自由民主制度的原則是一脈相通的。因為資本主義的基本概念之一就是交換價值,所有東西都可以在市場上兌換成價值進行交換。而所有人在市場上都可以自由作出交易,換句話說,每個人在市場上都是被視為平等的。這點與選舉民主中的一人一票、法治制度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是一致的。Saroj指出一個工人和一個資本家手上的選票都是相等的;同樣地,他們在法律面前都被視為平等。既然每個人都被假設成為自由及平等,意味自由民主制度從根本上漠視了存在於社會結構中的階級權力關係,更枉論是處理它們了。總而言之,資本主義和自由民主制度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社會民主主義:資本主義民主化

Saroj繼而批判在「左翼」思潮中的改良主義(Reformism),這是期望透過自由民主制度改革資本主義制度而達至社會主義的路徑。社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cy)的實際運作,在他的分析中,其實就是把資本主義制度中的民主成份激進化。Saroj認為有些社會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如Naomi Klein或Laclau,其實只是在攻擊資本主義中追求「(生產和消費)過剩」(excesses)所帶來的問題。但他們仍然幻想資本主義中有民主成份,因此他們的方案是擴大資本主義中的民主潛力而非真正推翻資本主義。

Saroj說就如Badiou所指出,我們當前的敵人並不是資本主義而是民主[1]。自由民主制度(包括社會民主制度),歸根究底,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一部份。當代社會民主主義背後的原理受到凱恩斯學派經濟理論的深遠影響。簡單來說,凱恩斯學派主張政府通過進取的財政政策增加市場上的總需求以達致經濟(資本)的增長,而其中的重要手段就是社會福利政策。由政府提供公共房屋、醫療、教育、食物補貼等社會保障從而把工人的工資釋放到消費市場上;那些原本工資都投放到基本生活需求上的工人階級逐漸有能力負擔消費品。福利制度的建立促進了消費品流通從而加速了資本的累積。而這種凯恩斯主義之所以會打著反資本主義的旗號,是因為他們被(新)自由主義奪去了權力,因此要通過批判 (新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在民主政治主流中重奪主導權。

民主霸權: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

Saroj又引用著名經濟學家Amartya Sen的評論[2],Amartya Sen認為印度的經濟發展落後於中國是因為政府沒有大力投資推動貧窮人口向上流動。Saroj指出雖然香港和中國政府對公共福利的投資不算多,但總比起印度的微乎其微要好。他認為即使印度沒有福利制度作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政治投影,但印度擁有一個龐大的選舉民主機器。選舉民主與社會福利 一樣,其作用都是安撫無產階級;透過給予他們虛假的權力與權利,破壞其組織能力、瓦解其激進思想。選舉民主事實上並沒有解決不公義和社會發展不良等問題,反而是不斷促成資本的壟斷。然而以Saroj所見,這種在自由主義框架下的民主在現世已被建構成一種霸權意識型態。在這一套自由民主論述的霸權底下,西方國家擁有對民主發展的解說權。而對自由民主制度作出批判、提倡超越選舉民主的抗爭則被排斥為非法、暴力、專制和反民主。這樣的民主霸權,是對世界各地追求真正民主的抗爭的最大威脅。

尋求真正的民主抗爭
Saroj最後講到有關民主抗爭的政治實踐模式(Political Form)的問題。他提出我們要突破自由民主制度的局限,就需要找回那傳承自古希臘及啟蒙運動的那種基進民主思潮。同時要考慮的是,我們要尋求怎樣的實踐模式才能突破運動只是在表演抗爭繼而被資本主義消解的困局;怎樣才能聚合真正具有革命性的政治力量,並且能夠將運動持續下去而達致社會的整體轉變(transformation)。

要實踐政治抗爭並不是只有單一模式,Saroj舉出了阿根廷的工人自治運動、墨西哥的Zapatista原住民起義、委內瑞拉的參與式民主試驗、印度的Naxalite武裝革命等例子;這些運動都有各自不同的背景,故此他們的實踐模式亦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不滿足於改良主義的左翼朋友們既然能認清選舉民主的虛偽,也應該關注爭取選舉權的運動的動員過程和剖析能夠被動員的群眾的性質。因為任何一個政權,即使在面對僅僅只是涉及溫和的改良訴求的時候,都有可能作出與民眾意願相違背的回應。而當訴求和安撫之間出現落差的時候,就是我們能夠動員群眾衝擊現狀的好時機;將群眾激進化並擴大和深化真正民主抗爭的動員面,從而建立起持久而堅實的抗爭實體。

延伸閱讀Giri, Saroj (2010). Interrogating Klein’s Shock Doctrine.



[1] http://www.lacan.com/lacinkXXVIII6.htm

[2] http://www.nytimes.com/2013/06/20/opinion/why-india-trails-china.html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6

Trending Articles